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精神文明>>正文
技能大师炼成记——记全国劳动模范苏保信
  时间:2022年08月18日 10:05     点击次数:    

  2000年,苏保信从一所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留在了家乡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漆包线生产辅助工。由于没有过硬的学历以及专业不对口,他一开始是输在起跑线上的。

  22年过去了,他已经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高级技师,成为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主任,从事质量检测和研发创新等工作,并先后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成功开发了汽车电机铜圆漆包线等多项高技术产品,实现了高端制冷设备等4项高端需求产品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些年,苏保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职工”、安徽省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

一个学徒的逆袭之路

  “漆包线是什么?”“简单来说,我们生产的漆包线,就是铜丝外面涂上绝缘体,但铜丝和绝缘体的特性控制,却是十分复杂的。比如说绝缘漆厚度大概是50-60微米,相当于1根头发丝的直径,要经过20次涂覆才能完成,每一层都非常薄,每次的厚度要控制在2-3微米,只有头发丝的1/20,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必须准确无误。”8月10日,苏保信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解这门技术,但20多年前,他对这些一窍不通。

  刚开始工作时,苏保信由于毫无经验,连碰机器的权限和机会都没有,他做的工作就是把大线圈的线绕到小线圈,这样一干就是一年。绕线圈的工作是很枯燥的,但苏保信把这段日子当成一段特殊的经历,不断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恒心。

  为了学到新知识,苏保信还向车间的师傅借来了所有进口设备的说明书,买来词典一个个翻译。此外,他还一遍遍地啃专业书籍。“当时有一本叫《漆包线》的专业理论书,由于太过专业,很多专业词既陌生又晦涩难懂,我看到第三遍,才勉强把所有字都顺畅地读下来。”

  苏保信说:“电磁线在中国发展得比较迟,那时候很多设备主体依赖进口,一些参数只有在说明书中会涉及到一部分解释,都是很关键的技术,我喜欢把它吃透。”靠着这样的努力,2004年,苏保信凭着精湛的技术成为一名检测员。

  苏保信的师傅缪纳新还记得,苏保信刚到检测中心时,每天忙完手头上的活,又开始往检测员身边凑,各种检测设备都想上手试一试。那时候,别人下班了,他也不急着回家,就凑到机器设备旁去看,老师傅们看他爱学习,也愿意指点他。

  2006年,第一届全国电线电缆检测工职业技能竞赛举行,这是一场全国上万电磁线检测工人同台竞争的比赛。在准备比赛的几个月里,苏保信废寝忘食,每天上班时间在公司进行实践操作,回家又接着翻阅相关书籍,钻研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他翻烂了4本大部头专业书,在检验室熬过一个又一个通宵。最终,他在全国总决赛中拿下了冠军,成为那届比赛的年轻“黑马”。那一年,他只有26岁。

  由于获得了全国冠军,苏保信被破格评为技师。普通人至少要花15年才能拿到的技师证书,苏保信只用了6年时间,这也成为他人生中的转折点。

每一次成功都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

  2013年,苏保信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2015年7月,工作室被人社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成为精达公司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平台。

  刚成立不久,苏保信的团队就接到了一个棘手的任务,为了实现高端制冷设备的国产化,需要制造出国产毛细铜管空心漆包线。因为空心导体强度低,焊接难度极大,几乎一拉就断,涂漆难度也随之增大,当时这种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因为空心线工艺的特殊性,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一一解决。

  怎么办?苏保信的答案是:从零开始,加紧攻关。“我们好几个部门的人,天天在一起进行思想碰撞,不停地尝试。”苏保信说,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团队夜以继日待在实验室,差不多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饿了就吃泡面,每天重复实验,并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他带领团队不断改进辅助工具,控制温度和时间数据,历经几千次的失败,前后花了两年时间突破难关,才最终完成产品研发。

  在实验室,苏保信始终保持全身心地投入。在苏保信的徒弟袁亚亚的眼中,他常常因为一个问题查阅很多资料直到完全弄懂,也正是他身上这种坚韧不拔、迎难而上、永不服输的精神,带领团队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是作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一种自觉。”在回忆这些年的无数次实验时,苏保信告诉记者,实验是枯燥的,但也是有趣的。“对我们来说,每一次成功都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但是研发成功的成就感始终在激励着我。每一次失败虽然令人沮丧,但反过来想,也是发现错误的过程。排除错误的过程,就是迈向成功的过程。”

攻坚克难带领团队逐浪前行

  如今,苏保信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成为公司技术创新的核心部门。目前,工作室配有13名研发工程师,分别来自技术研发部门、质量控制部门、市场开发部门和生产一线,形成了中青两代技术骨干在多岗位多工种上的无缝对接。工作室的成员们通过集思广益,不断攻克我国在漆包线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袁亚亚是工作室的一名研发工程师,和苏保信共事了3年多。“师傅是一个特别执着和专注的人,在攻克难关时永远在一线,他也经常鼓励我们这些年轻技工,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袁亚亚的记忆中,苏保信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常会有工厂里的工人过来请教他问题,还有的来实验室做实验,即便是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他都会耐心解答或现场指导。

  作为苏保信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带头人,苏保信打破了一直以来培训工作与现场实际脱节的局面,采用“学用一体化”的方法,带领企业职工在干中学、学中干,形成了培训服务生产、生产促进培训的良性循环,极大地缩短了技能型专家的培养周期。他还组织开展专题理论知识培训班,每周进行一次现场技术教学,受益职工达5000余人次,培养了数十名技术工匠。

  2015年以来,苏保信带领技术团队逐步淘汰落后漆包线;通过联合研发成功开发了低能耗低排放漆包机,实现电耗下降、产能提升,为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望这22年的岁月,苏保信常常被问到成功的秘诀,他总说:不想认输就要多看书,努力拼搏才能抢占C位,紧跟时代才能不负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一定要静下心来,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时代坐标下,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投入兴趣和热情,踏踏实实去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学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对于未来,苏保信说,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精益求精,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门审核:张卫平

责任编辑:杨清跃

稿件来源:精神文明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