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医院总院国医堂3楼3号诊室内,一位82岁高龄老人正在详询病情,细察脉色,仔细辨证,周密处方,为肾病患者排忧解难。他就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第一届全国名中医皮持衡。近日,他又荣获第四届国医大师称号。“咬定青山不放松,只因身在杏林中。只要患者还需要我,我就会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8月5日,皮持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学习中医要志愿坚定
皮持衡出生于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的一个中医世家,在自家药铺的中药堆里长大。皮持衡回忆,小时候,父亲的案头放着许多古典医籍,其中一套《医宗金鉴》有图、有说、有歌诀,他越看越入迷。一边读书,一边看着父亲在药铺为患者治病,耳濡目染中,皮持衡逐渐树立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志向。功夫不负有心人,1959年,19岁的皮持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前身),就读中医专业。
“学习中医要志愿坚定,刻苦勤奋,持之以恒。”大学期间,皮持衡坚持学习古典医籍,抄诵、默记,直至知识烂熟于心。大学六年级,皮持衡成为省里“名师带高徒”中医培养方案名中医师承学生之一,拜师老中医赖良蒲先生。读经典跟名师,常记录善总结,经过勤学苦读,皮持衡成为江西省首届中医专业毕业生。1965年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进入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至今已57年。
一辈子研究一个病
“我在读书时主要研究的是脾胃病,但在临床中,除了外科、妇科、儿科,其他的内科疾病都要掌握。”皮持衡初出茅庐,遇到临床患者疑难杂症多,时常因无法为患者缓解病痛感到懊恼。20世纪70年代,皮持衡主动向医院申请前往上海第三人民医院学习进修。
进修期间,皮持衡接触到的大部分患者有肾病。每当看到患者被病痛折磨,皮持衡暗下决心,坚定了研究肾病的志愿。1992年,皮持衡在江西省中医院开设肾病科,该院也成为当时江西省首家拥有中医肾病专科的医院。经过30多年的发展,皮持衡创建的肾病科由最初的20名医护人员、20张病床,发展到目前拥有50余名医护人员、90余张病床;科室也从单一中医药诊疗模式,发展到能开展多种西医治疗及10余种中医药防治肾病的特色疗法。
“目前,慢性肾病治疗没有特效药,也无法根治,中医药在肾病治疗中副作用小,在防止慢性肾病复发也有一定优势。”作为中医肾病领军人之一,皮持衡对慢性肾衰竭、急慢性肾炎等慢性肾病的中医辨治有独到见解,形成了慢性肾病证治“五论”学术思想,主持制定了中医肾病诊疗方案,根据个人经验拟定了肾病诊疗“十三方”及“三仁肾衰泄浊方案”,其研制的院内制剂“肾药Ⅲ号” “肾衰泄浊口服液”年使用量13万余袋,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延缓病情发展,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如今,年过八旬的皮持衡仍然在肾病研究道路上孜孜以求,他说:“看病要专注,一辈子研究透一个病就够了。”
国医大师称号是动力也是鞭策
学好中医不容易,“学我、像我、超我”是皮持衡对学生的要求。江西省中医院肾病科主治医师黄勇介绍,平常找皮持衡看病的患者多,医院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将门诊予以限号,但他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尽可能地为患者加号看病。“皮老师始终以患者为重,每时每刻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勉励我们,无论何时都不忘医者初心。”
作为第二、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皮持衡依托“皮持衡名医工作室”,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皮持衡肾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学习班,先后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学术经验继承人20余人,目前这些学生大多成为中医教学、临床骨干,多人被评为省级名中医。
回望从医路,57年来,皮持衡因仁心、得仁术,以其精湛的医术彰显了中医特色优势,以其高尚的医德诠释了大医精诚。谈及国医大师荣誉,皮持衡感叹:“这是动力也是鞭策,虽然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但有生之年仍会竭尽全力为中医药事业奉献,让中医药更好地传承下去。”
部门审核:张卫平
责任编辑:杨清跃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